/
大御堂觀音寺
壽寶寺
酬恩庵(一休寺)
禪定寺
蟹滿寺
神童寺
海住山寺
現光寺
笠置寺
浄瑠璃寺
岩船寺
恭仁京遺址
神童寺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坐落在一個幽靜的小鎮裡。這個地區是山岳佛教的興盛之地,山岳佛教又名修驗道,將神道教與佛教的信仰合二為一,其信徒的勢力和影響力在此持續了相當長時間。據說在平安時代(794-1185),這裡是山岳佛教信徒的修行聖地。寺院的正殿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正殿後面的收藏室裡也安放著許多列入日本重要文化財產的佛像。神童寺內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會舉辦神童寺一年之中最大的祭典活動,修行者將在火熱的木炭上行走,並舉行護摩焚燒儀式。
關於神童寺的起源有多種說法,至今尚無定論。人們普遍認為是由聖德太子(574-622)於西元596年建造。聖德太子在594年至622年間曾擔任攝政王,篤信佛教。在他攝政期間,佛教才開始傳入日本,他還把佛教的一些教義納入當時的法令和法律之中。聖德太子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的美德和功績,追加諡號為「聖德」。
役行者是一位禁慾主義及神秘主義者,被認為是日本獨有的山岳信仰、即修驗道的創始人。據說在西元675年,他來到這座寺廟,並在此進一步修行。當時,兩個孩童模樣的神仙出現在他面前,之後役行者滿懷對他們的敬畏雕刻了一尊修驗道的主神——「藏王權現」的雕像,並把祂供奉在寺廟之中,其後還將寺廟更名為「神童教護國寺」。正因如此,山岳信仰從這裡廣為流傳,使這座寺廟成為修驗道信徒修行的重要場所。
平安時代後期(1177-1181),這裡的大多數建築毀於戰火,隨後神童寺也逐漸荒廢。西元1406年,供奉著藏王權現的藏王殿終於得以重建,至今仍然是神童寺的正殿。
明治時代(1868-1912),隨著日本工業化的進步,日本政府頒布了將佛教與神道教分離的政令,因修驗道既不屬於佛教,也不屬於神道教,所以遭到鎮壓。二戰後,隨著1947年憲法的通過,日本實現了宗教信仰自由合法化,修驗道的信徒們再次獲得了公開信仰的自由。
神童寺內保存著諸多重要文化財產,其中包括建於西元1406年的正殿及收藏室內供奉的眾多佛像。那些令人歎為觀止的佛像,好似一座平安時代(794-1185)的美術館。訪客可以穿過放在大殿後用來護摩祈禱的火爐,進入到收藏室。這裡便可瞻仰愛染明王坐像、不動明王立像、阿彌陀如來坐像、日光跟月光菩薩立像等佛像的尊容。
被大火燒盡的的神童寺正殿在西元1406年重建,本尊是藏王權現,故也稱為藏王堂,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
正殿供奉著本尊藏王權現的佛像。藏王權現是日本山岳佛教「修驗道」的本尊。修驗道顧名思義是透過嚴苛的修行作為開悟之道。藏王權現外表與不動明王(憤怒的佛法保護者)相似,同樣以憤怒的形象示人。與不動明王不同的是他右手上舉,右足向前的姿態。神童寺最初的藏王權現佛像據說是由上述的密教修驗道的創始人役行者在造訪神童寺時所雕刻。現今供奉的藏王權現則是室町時代(1336-1573)的作品。
想要找到其他與神童寺的藏王權現一般大小的佛像並非易事。由於神童寺曾作為冥想與修行的嚴格集訓之地,因此象徵樸素刻苦、自我約束,且面容嚴肅的藏王權現則作為修驗道的本尊被供奉。
神童寺正殿後面的收藏室裡安放著數尊平安時代(794-1185)的佛像。以下介紹其中幾尊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的佛像。
世間認為愛染明王可將世俗的物欲轉換成精神的覺悟。經常被各種紅色繪出的愛染明王被當作是掌管愛情的神佛。就像愛神邱比特一樣,有些愛染明王還手持著弓箭。神童寺的愛染明王坐像稱為「天弓愛染」,得名於手中那把朝向天邊的弓箭,造型稀奇。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的愛染明王像僅有四尊。此尊雕像為木質,高64.5公分。
不動明王代表明智之王,守護信仰,以如同父母之愛的慈悲引導信徒。神童寺的不動明王立像稱為「波切白不動尊」,一頭捲髮配上小犬牙,飄逸的服裝上印著波浪圖案,外表看似幼童。在日本這樣的不動明王像只有四尊,這是唯一一尊白色的佛像。此尊雕像為木質,高162.1公分。
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如來是引導亡者靈魂通向極樂淨土的佛陀。這尊阿彌陀如來像據說是模仿平等院裡的阿彌陀佛如來像而造。此尊雕像為木質,高137公分。
日光月光菩薩分別代表日光和月光,他們通常站於藥師如來的兩旁,藥師如來是治癒疾病與緩解苦痛的佛陀。而神童寺的這對日月光菩薩卻未站於藥師如來的兩旁,而是被單獨收藏於此處。且通常日光菩薩舉著左手月光菩薩舉著右手,而此處日光月光菩薩都是舉著左手,甚是罕見。
乘坐JR奈良線在棚倉站下車,步行約30分鐘。 /乘坐JR學研都市線(片町線)在祝園站下車,或乘坐近鐵奈良線新祝園站下車後乘坐計程車約15分鐘。
神童寺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坐落在一個幽靜的小鎮裡。這個地區是山岳佛教的興盛之地,山岳佛教又名修驗道,將神道教與佛教的信仰合二為一,其信徒的勢力和影響力在此持續了相當長時間。據說在平安時代(794-1185),這裡是山岳佛教信徒的修行聖地。寺院的正殿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正殿後面的收藏室裡也安放著許多列入日本重要文化財產的佛像。神童寺內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會舉辦神童寺一年之中最大的祭典活動,修行者將在火熱的木炭上行走,並舉行護摩焚燒儀式。
歷史
關於神童寺的起源有多種說法,至今尚無定論。人們普遍認為是由聖德太子(574-622)於西元596年建造。聖德太子在594年至622年間曾擔任攝政王,篤信佛教。在他攝政期間,佛教才開始傳入日本,他還把佛教的一些教義納入當時的法令和法律之中。聖德太子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的美德和功績,追加諡號為「聖德」。
役行者是一位禁慾主義及神秘主義者,被認為是日本獨有的山岳信仰、即修驗道的創始人。據說在西元675年,他來到這座寺廟,並在此進一步修行。當時,兩個孩童模樣的神仙出現在他面前,之後役行者滿懷對他們的敬畏雕刻了一尊修驗道的主神——「藏王權現」的雕像,並把祂供奉在寺廟之中,其後還將寺廟更名為「神童教護國寺」。正因如此,山岳信仰從這裡廣為流傳,使這座寺廟成為修驗道信徒修行的重要場所。
平安時代後期(1177-1181),這裡的大多數建築毀於戰火,隨後神童寺也逐漸荒廢。西元1406年,供奉著藏王權現的藏王殿終於得以重建,至今仍然是神童寺的正殿。
明治時代(1868-1912),隨著日本工業化的進步,日本政府頒布了將佛教與神道教分離的政令,因修驗道既不屬於佛教,也不屬於神道教,所以遭到鎮壓。二戰後,隨著1947年憲法的通過,日本實現了宗教信仰自由合法化,修驗道的信徒們再次獲得了公開信仰的自由。
珍寶與文物
神童寺內保存著諸多重要文化財產,其中包括建於西元1406年的正殿及收藏室內供奉的眾多佛像。那些令人歎為觀止的佛像,好似一座平安時代(794-1185)的美術館。訪客可以穿過放在大殿後用來護摩祈禱的火爐,進入到收藏室。這裡便可瞻仰愛染明王坐像、不動明王立像、阿彌陀如來坐像、日光跟月光菩薩立像等佛像的尊容。
正殿
被大火燒盡的的神童寺正殿在西元1406年重建,本尊是藏王權現,故也稱為藏王堂,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
正殿供奉著本尊藏王權現的佛像。藏王權現是日本山岳佛教「修驗道」的本尊。修驗道顧名思義是透過嚴苛的修行作為開悟之道。藏王權現外表與不動明王(憤怒的佛法保護者)相似,同樣以憤怒的形象示人。與不動明王不同的是他右手上舉,右足向前的姿態。神童寺最初的藏王權現佛像據說是由上述的密教修驗道的創始人役行者在造訪神童寺時所雕刻。現今供奉的藏王權現則是室町時代(1336-1573)的作品。
想要找到其他與神童寺的藏王權現一般大小的佛像並非易事。由於神童寺曾作為冥想與修行的嚴格集訓之地,因此象徵樸素刻苦、自我約束,且面容嚴肅的藏王權現則作為修驗道的本尊被供奉。
神童寺重要文化財產
神童寺正殿後面的收藏室裡安放著數尊平安時代(794-1185)的佛像。以下介紹其中幾尊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產的佛像。
愛染明王坐像
世間認為愛染明王可將世俗的物欲轉換成精神的覺悟。經常被各種紅色繪出的愛染明王被當作是掌管愛情的神佛。就像愛神邱比特一樣,有些愛染明王還手持著弓箭。神童寺的愛染明王坐像稱為「天弓愛染」,得名於手中那把朝向天邊的弓箭,造型稀奇。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的愛染明王像僅有四尊。此尊雕像為木質,高64.5公分。
不動明王立像
不動明王代表明智之王,守護信仰,以如同父母之愛的慈悲引導信徒。神童寺的不動明王立像稱為「波切白不動尊」,一頭捲髮配上小犬牙,飄逸的服裝上印著波浪圖案,外表看似幼童。在日本這樣的不動明王像只有四尊,這是唯一一尊白色的佛像。此尊雕像為木質,高162.1公分。
阿彌陀如來坐像
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如來是引導亡者靈魂通向極樂淨土的佛陀。這尊阿彌陀如來像據說是模仿平等院裡的阿彌陀佛如來像而造。此尊雕像為木質,高137公分。
日光月光菩薩立像
日光月光菩薩分別代表日光和月光,他們通常站於藥師如來的兩旁,藥師如來是治癒疾病與緩解苦痛的佛陀。而神童寺的這對日月光菩薩卻未站於藥師如來的兩旁,而是被單獨收藏於此處。且通常日光菩薩舉著左手月光菩薩舉著右手,而此處日光月光菩薩都是舉著左手,甚是罕見。